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举办“2025蓉漂杯”第三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 成都市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24-12-26
  • 申报通知
  • 公示公告
  • 管理办法
  • 产业分类
  • 申报分类

各区(市)县人社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释放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按照《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体方案〉的通知》(成组办〔2024〕41号),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蓉漂杯”第三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更好的成都创出更精彩的你
    二、组织机构
    (一)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办单位: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承办单位: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大赛组委会
    成都市人社局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成都市人社局专技处,在成都市人社局及成都高新区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在大赛组委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宣传动员、咨询答疑等工作。
    (三)评审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将邀请创新创业研究和指导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及创投行业领军人士、专家学者等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并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三、参赛对象和参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全球博士博士后人才〔含已在成都创新创业或有意来蓉创新创业的国(境)内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或在读博士研究生,在站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
    (二)参赛条件
    1.以个人或团队方式报名参赛,以团队参赛的,参赛博士后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8人(含8人),且核心成员不超过3人(含3人,且至少有1名博士博士后人才);
    2.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初创型企业,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股东成员中至少有1名成员是博士博士后人才;
    3.参赛项目和所有参赛团队成员均不得在四个赛道之间重复兼报,也不得多次报名。
    4.“蓉漂杯”往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不得重复参赛。
    5.禁止职业赛手参赛(多次参赛且未实际开展业务,一经核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四、参赛项目组别和参赛项目类型
    (一)参赛组别
    参赛项目分为创新(创意)组、创业组两个组别。
    1.创新(创意)组
    (1)截止报名时,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运营;
    (2)项目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有创新,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具备一定可操作性,实施后未来成长潜力较大;
    (3)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4)参赛项目技术研发负责人或项目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至少有1名是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出具相关证明);团队成员均年满18周岁,有合作基础。
    2.创业组
    (1)截止报名时,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初创型企业,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股东成员中至少有1名成员是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出具相关证明);
    (2)企业拥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
    (3)参赛项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市场发展空间大;
    (4)企业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参赛项目无知识产权纠纷;
    (5)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该组织创始人、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或股东成员(须出具相关证明)。
    (二)参赛项目类型
    优先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相关领域项目报名参赛,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金融科技、量子科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型材料、先进能源、绿色氢能、绿色食品、农业科技等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项目重点支持。鼓励符合成都市30条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项目参赛。
    五、赛事流程
    (一)参赛报名
    官网链接:*** />

    报名二维码: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2月18日(周二)前
    有意愿参赛者可在大赛官网按要求填报及上传以下资料完成线上报名:
    1.项目基本信息(含项目名称、项目所在地、主要负责人、项目组别、项目领域等);
    2.项目计划书(参考模板见官网);
    3.博士博士后证明〔博士研究生在读证明;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含编号);博士后进出站证明(仅博士后提供)〕;
    4.企业资质证明(含企业营业执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股东成员中至少有1名成员为博士博士后人才的相关证明等,仅创业组提供)。
    (二)资格审查及初评
    时间:2025年2月中旬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采用盲评形式对通过资格审核的报名项目进行资料初评并打分,选拔出复赛项目。
    (三)复赛
    时间:2025年2月—3月上旬
    汇总海内外参赛项目,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提供的参赛项目详细情况、《项目计划书》,以及项目的创新特点、核心资源、市场机会、运营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内容进行初评及复赛,分别确定创新(创意)组和创业组晋级决赛项目。
    (四)资格复核
    时间:2025年3月中旬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采用盲评形式对复赛项目资料进行复审并打分,选拔各赛道入围总决赛项目。
    (五)决赛及颁奖
    时间:2025年3月下旬
    决赛分创新(创意)组、创业组比赛,并以项目路演、评委提问和参赛者答辩方式进行。每个项目参加决赛人数不超过3人。根据评委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决赛后举行颁奖仪式。
    六、奖励与支持
    (一)奖金及证书
    大赛组委会对所有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颁发荣誉证书,并按创新(创意)组和创业组分别设一等奖1名(奖金30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20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10万元);优秀奖若干名,发放证书不给予奖金。
    (二)相关政策支持
    获奖人员可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高层次人才学习研修、学术交流、休假联谊等活动。获奖团队(项目)可优先推荐入驻成都市域内的创业孵化园(基地)、国家级创业园(位于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内),按相关规定享受税收、租金、场地、融资等配套优惠政策。
    七、其他事项
    (一)资料审核过程中的参赛资料补交、修改由大赛组委会一对一通知;比赛通知、晋级项目名单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公示,并由大赛组委会一对一通知。
    (二)参赛项目可以是参赛者参与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大赛对参赛项目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的审查贯穿活动全过程,在比赛的任一环节查实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者弄虚作假,取消其比赛资格,已经获奖的,取消其获奖资格并收回奖金及获奖证书。
    (三)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举办大赛所需经费由大赛组委会承担。
    (四)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028-61056427;
    刘老师,15520533161;
    舒老师,17208289756;

    徐老师,13540803198。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2月25日

取消